首页

冰城玫姿优美

时间:2025-05-28 21:58:21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33057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高检: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2.1万人

“在我飞机的副驾驶座位上,越来越多平湖人得以从空中俯瞰熟悉的土地,体验飞行魅力。”陈凯说,为缓解飞行紧张情绪,他们自创“地标式看美景”教学模式,引导学员在空中寻找当地标志性点位。

(新春走基层)江西南昌开年“拼经济” 针纺服装产业基地赶制订单忙

幸福河湖海丨执水为笔擘画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9月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宣传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宣传活动。经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媒体展示、组委会推选,共推选出12位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具体名单如下:

发现最美铁路|看中欧班列迈进新的金色十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

南非外教“结缘”中国20载 日行数万步丈量越王城

当中国的传统民族美走上街头,走出专业风采,走出文化自信。当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走上现代大都市的街头,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